昨日,北京又发生了一则令人痛心的伤害儿童事件!
据微博@北京西城消息:
1月8日上午11点17分左右,宣师一附小校内发生一男子伤害孩子事件。初步了解,共有20个孩子受伤,均已送到医院救治,其中3人伤势较重,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嫌疑人已被当场控制。
根据公安机关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嫌疑人系因未能续签劳务派遣合同而发泄不满情绪,持日常工作用的手锤在课间将多名学生打伤。
当日晚间,北京市西城区区长王少峰在召开的发布会上进行鞠躬致歉。“受伤的学生都没有生命危险。”他表示,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这两家医院正在全力救治。同时,已联系心理医生对受伤的孩子进行心理关怀。
北京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王天表示,经专家团队认真排查,将5人收治入院、6人给予留院观察,其中6人颅板轻微凹陷骨折、5人是头皮外伤。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危险。
“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安慰,但是近年来的一些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给了我们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痕。
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近年来已经有多起这样的校园恶性事件发生:
2017年1月4日15时,广西凭祥,一男子翻入一家幼儿园内砍伤11名学生。
2016年9月1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管正东方小学,一名农民共冲进校园,砍伤多名学生、老师。
2016年2月29日中午,河南省南阳,一辆白色比亚迪越野汽车撞向正在放学的学生,造成12名学生受伤,其中1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2月29日下午,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坡博一横路扬帆小学校门外,一男子持刀行凶致10名学生(6男4女)受伤后,自杀身亡。
2015年6月4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幼儿园三名儿童被人持斧头砍伤。
…… ……
这些都是构成“重要伤害”“重要新闻”的“事件”。可想而知的是,还有多少伤害程度“较轻”的,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故意伤害、无意伤害、交通意外、心理伤害事件无法统计。 当类似事件发生时,我们除了痛心惋惜,还能做些什么? 我们不妨看看邻国的日本,他们也曾发生过儿童砍杀事件…… 2001年6月8日,日本一名叫宅间守的男子,带着一把菜刀偷偷潜入池田小学,之后10分钟时间里,整座学校都笼罩在死亡之中! 只要一见到孩子,他就会立即挥舞起屠刀,简直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而有两名女教师碰到他后,非但没逃命,反而勇敢地挡在他面前,他一刀就捅进了女教师的胸口,可女教师依然死死抓住他,用尽全力对身后的孩子大喊: “跑!……快跑!!” 之后校长跟体育老师赶到现场,才终于将宅间守制服。 池田小学无差别杀人案最终造成,8人死亡,至少21人受伤,而8名死者,全是无辜的小孩子! 那么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日本人都做了些什么呢? 沉默?等待时间愈合伤口?不!他们所有人都采取了行动! 宅间守被警察逮捕后,自称是精神病,我们都知道,想逃脱法律制裁,精神病无疑是最好的借口,可警察不相信,找出一系列证据,认定他意识清晰,是想用精神病来逃脱罪责。 负责此案的检察官早川幸延,更是哭着向受害孩子的父母保证: “就算拼上这条命,我也一定要判他死刑。” 早川幸延 而被关押期间,宅间守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在法庭上,他还对着遇难儿童的家属嘲讽道: “每天因为交通事故还会死好几十人呢,我这个事儿跟交通事故没两样。我1条命换你们孩子8条命,值了!” 其实,从冲进学校砍杀儿童开始,他就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他说自己如此残忍的真正原因是: “我本来打算自杀的,但自己下不了手,自杀听起来怪疼的。所以杀了那些孩子,想判个死刑,让警察给我个痛快的死法罢了。” 死亡,对他来说意味着解脱,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法庭居然一直将他关在暗无天日的监狱。结果显而易见,却迟迟不肯宣判,直到2003年才终于宣布,判处他死刑。 可在宣判后,死刑又迟迟不执行,也不给一个明确执行死刑的时间,这让他生不如死,煎熬至极,精神一天比一天崩溃,他甚至多次提起诉讼,理由是: “我想死!我想死!求求你们了,等待死刑执行实在太痛苦太折磨了!” 而直到2004年9月14日,宅间守才终于带着罪恶离开这个世界,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死,竟是一件这么难的事。 而除了司法机关,日本社会各界也都在努力着! 为了让池田小学幸存的孩子们,能够暂时忘记伤痛,职业足球俱乐部“大阪Gamba”,特地组织起足球教室,让孩子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足球上,并且俱乐部的每场足球比赛,都邀请孩子们免费观看。 日本教育部则对8名受害者家属,发放了4亿日元赔偿金,鼓励他们坚强地活下去。 凶手宅间守没被认定为精神病,但却因此,让日本很多社会团体,高度重视起了精神病患者犯罪,在他们的推动下,日本制定了新法律,规定曾因精神病进行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而免于刑罚的犯罪者,全部都要强制关进精神病院,进行观察和治疗,防止他们重新危害社会。 池田小学的做法就更是令人敬佩了,他们没有将此视为学校的污点,进行掩埋、遮盖、遗忘,而是选择了永远铭记! 每年的6月8日,池田小学都会举行悼念仪式,一是怀念不幸的孩子,二是为了警醒整个社会。2006年,池田小学还特地,向8名遇难的孩子授予了毕业证书。 而从池田小学开始,日本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全都建立起了有效保护孩子的机制! 他们给全校安装摄像头,让外人再也无法轻易进入,甚至连家属想进入校内,都得仔细核对信息。并且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催泪喷雾、钢叉等武器,对孩子的安全又上了第二层保险。 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安全课,教育孩子逃生、防范技术等等,让他们很小就懂得什么是危险,并且碰到危险时,可以条件反射做出反应。 还记得我们上学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体育课,数学老师却来告诉你,“体育老师请假了,我来代课。” 而在日本,这样的情况鲜少发生,在他们看来,体育锻炼是极其重要的。体育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魄,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还能让孩子学会忍耐、吃苦、超越极限。 不止学校,家长们也在努力。 他们开始教育孩子大声呼救,即使成年人碰到危险,也会吓得懵住,所以锻炼孩子呼救非常有必要。 他们还会告诉孩子们学会怀疑,当有叔叔阿姨寻求帮助,或者搭讪时,一定要保持怀疑的态度,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再作出适当的回应。 如此多的措施下,小孩子已经足够安全了吧,可日本人居然觉得还不够! 平日里,学校会跟家长委员会亲密沟通,如果学校周边出现可疑人物,就会给家长们发邮件,写明可疑人员的样貌,出现的时间。 为防止上学放学途中发生意外,日本很多地区,都有志愿巡逻队,专门护送孩子们回家。 日本政府也痛定思痛,给每个孩子,都免费发放了配有警报器的书包,而且还带有GPS定位功能。 日本政府还有项普及全国的举措,那就是:儿童110制度。 有意愿帮助儿童的商店、民宅,都可以向政府申请成为儿童110之家,孩子们如果遇到危险,就可以跑到这些有110标识的地方求救。而光是日本大阪地区,就有145895个民宅成为110之家,这个数字实在是很暖心! 甚至还有儿童110出租车,司机会紧急帮助遭遇危险的孩子,将他们平安送回家。 而正是这样学校、家长、警察,政府、社区全民参与的防控机制,才真正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的发生。 曾经血的教训,换来了全民的总动员,更换来了日本儿童安全的里程碑! 自2001年池田小学事件后,就鲜少听闻日本同样的恶性事件发生,即使专门上网搜索, 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新闻,上世纪90年代,日本伤害儿童的犯罪事件频发,而现在,日本已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儿童受伤害人数最少的国家! 而可能更令你想不到的是,当年池田小学事件深受重伤的孩子们,她们没有被隐藏,也没有被遗忘,而是勇敢的面对伤痛,也加入到了充满爱的全民行动中! 渡边怜奈,腹部曾被砍穿,而跟她一起长大的挚友森胁绫乃,不幸丧生,倒在了她的面前,成为8名遇难者之一。 渡边怜奈 这件事带给她极大的心理阴影,可现在的她重新振作了起来,开始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社会,她说:“在最悲伤的时候,我在大家的感染下,找回了自己的笑容。所以我现在,也想成为带给别人笑容的人。” 村田洋子,在事件中受伤最严重,差点救不回来了,至今她都没能克服阴影。可如果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她更会感到无比恐惧,于是她勇敢的面对现实,自助加他助。 她大学就读的是儿童福利专业,现在在一家幼儿教育机构工作,她一次次面对自己曾经的痛,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能不再痛。
小贴士:
当孩子遇到暴力事件时该怎么自救?
面对那些蓄意伤害校园儿童的新闻,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很惶恐,害怕这种不幸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孩子的身上。所以日常生活中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校园暴力案事件有一定的认知了解,提升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学会有效逃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暴力事件对自身的伤害。
如面对突发性的暴力事件,孩子们必须掌握三个基本的逃生避险的方法:
第一是“跑”
首先是分散跑。向不同方向,东南西北四散跑开,跑得越分散越好。目标一分散,凶手就需要作出选择再追,这样大部分孩子可以得以逃脱。其次是向有大人的地方跑,学校的安保、周围的老师、家长都是可以寻求保护的对象。如果被凶手追逐,不要直线逃跑,要经常变向,呈之字形跑动。小孩的跑动速度不如成年人,直线逃跑很容易被追上,经常变动不容易被抓到,而且可以随时在路线中寻找障碍,增加逃生的几率。
第二是“躲”
当犯罪份子手持屠刀在孩子们身后追赶,距离越来越近,孩子奔跑的速度不足以摆脱成年人的追赶,这个时候就要放弃空旷场地的直线奔跑路线,选择有障碍物的交叉变线的奔跑路线,要懂得利用眼前的障碍物,比如利用花坛、树木、桌椅板凳、垃圾桶及路边停放的车辆或建筑物进行迂回躲闪。
第三是“挡”
如果实在跑不掉,被凶手追上,那么孩子需要做的是举起书包、伞具等物品挡在头上,同时蹲下,如果没有书包或伞具,那么至少要用双手抱头蹲下,这样的动作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生命的危险。
来源:校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