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时候只是单纯的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中国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家长们却没意识到这些教育方法会对孩子产生何等消极的影响。
1. 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
工作繁忙的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孩子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 “怎么老是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2. 当孩子面夫妻常争吵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在孩子面前为一些“菜怎么做的这么咸”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会把脸色或不满甩给孩子看。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对原本的依赖的亲人和家庭,会产生怀疑和迷茫,陷入恐惧和分裂。
3.家长易埋怨他人
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维修师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维修师傅迟迟不来,你在打过去时维修师傅说今天来不了。你挂断电话,抱怨说:"这人在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知识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这些会在孩子心里播种下埋怨的种子。
4. 家长在生活中乱丢东西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爱人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5.拿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较
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 你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小朋友都走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提醒: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的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后做事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6.家长威胁孩子
孩子吵着要买玩具,你想制止他,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7.不孝敬长辈
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孩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骂老人。
提醒:短暂地看,内心当时的确得到了释放。但长久地来看,这对孩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久而久之,他对依赖的家庭,会产生逃离和疏远。
8. 家长用吵架解决人际问题
你和孩子排队在阐释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但是她对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打架。
结论: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何对待孩子恰好反映了父母的成熟度,一个谦卑的家长是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并不断纠正自己的人。愿中国家庭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导不要在出现,让我们培育出有优良品格、优秀而杰出、忠诚而无畏的人。